Quaternary Ecology,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image.png

Quaternary Ecology,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中文译名:第四纪生态学、演化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

作者:Valentí Rull

出版社:Academic Press

链接:点击此处

本书介绍了第四纪时期冰期-间冰期的周期性交替变化造成的生态以及生物演化上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生物圈。第四纪下限多采用距今258万年,该时期生物已基本演化至现代面貌,冰期与间冰期交替是该纪元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该纪元中,在距今约2.65至1.9万年时冰川规模达到最大,称为末次冰盛期(LGM)。当今大量的关于物种分布格局形成、谱系地理学研究、生态生物地理学研究都紧紧围绕着第四纪这一时期,使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耦合物种的分子生物学、现今分布数据及其分布点的环境因子、形态学特征等证据去探索这一时期的地质构造事件与环境变化等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本书能够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大致的了解。该书综述了生物对第四纪时期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概述了其如何影响当今生物多样性形成、物种分布格局形成及生物群落组成,除此之外还介绍了这一时期尤其是近几千年来人类进化及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书三大亮点为结合了最新的关于第四纪物种演化研究的基因组学进展、提供了关于生物多样性格局以及群落组成的整体理解、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人类演化及自然系统的影响。本书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上即从数万年至数十万年的冰期-间冰期周期性交替到年度或年际内的波动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类型,这取决于其机体的耐受度以及其适应、迁移能力。第三章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及其在整个第四纪与可能的环境驱动因素(构造、气候、地形、海平高度等)的关系。第四章分析了生物群落是如何在环境变化下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第五章分析了人类起源、演化及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六章讨论了在当前和近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前几章提供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情景。每一章都有一个关于本章所有内容的小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去理解章节信息。

本书作者是一个具有古生态学专业知识的生态学家,书的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基础概念,同时使用大量图表使得读者对文章里面涉及到的地理、生物等学科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对本书内容能有一个详细的、全面的了解。因此,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只要是对这一时期历史感兴趣的人员,都能通过本书来获得足够多的相关信息。


书评作者:马舜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生物研究所


相关图书推荐

图片1.jpg

标题: Biogeography: An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Approach

作者: C. Barry Cox, Peter D. Moore, Richard J. Ladle

出版年: 2016

图片2.jpg

标题: Global Environments Through the Quaternary

作者: David E. Anderson, Andrew S. Goudie, Adrian G. Parker

出版年: 2007


更多阅读

Amphibians of North Africa

New Directions in the Modeling of Organometallic Reactions

Herpetology: An Introductory Biology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4th Edition)


<返回活动主页